現代孩子活動種類豐富,越來越多父母選擇讓孩子參與戶外運動、體育活動,除了以前常見的溜冰課、游泳課,現在還有各式挑戰活動、上山採果、棒球排球、攀岩體適能,玲瑯滿目。
三,未知承受力
未來本來就是未知的,而父母至今都還在面對康寧大學
戶外活動有許多未知數,天氣和環境,都是無法事先預測。很多戶外課程,實際的活動進行方式,也會因此實際地形和分組方式,可能略有調整。更別說,很多年幼的孩子,可能無法完整理解遊戲規則,因此很多年幼的孩子,會在活動現場才出現不知所措的狀況。孩子發展過程中,會面對越來越多的未知事務,而成人的環境中也是,孩子的承受能力越好,就越能面對壓力環境的調適,反之,則會造成潛在適應不良。
四,自我接納力
沒有失敗過,就別說你嘗試過
孩子在戶外活動過程中,可能會受傷,會失敗,可能會發現自己做不到的地方。很多混齡的活動,或是搭配使用各種器材球具的課程,都讓孩子覺得新鮮不已。同樣的,也會遇到各種無法勝任的時候,看起來像是輕而易舉的動作,某些孩子卻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做到。
自我接納度比較高的孩子,可以透過反覆練習而進步,也能適時發出求助訊號。自我接納度較差的孩子,容易被社會比較影響,在失敗或是被其他團員影響的時候,產生退縮或拒絕嘗試,嚴重者甚至會要求終止練習。
五,尊重及風度
跌倒不可怕,可怕的是跌倒了站不起來
無論是何種運動類型,孩子都會見識到比自己更厲害的同儕。孩子通常非常欣賞厲害的師長或教練,但是同儕之間卻總是希望「我最厲害!」「我也會!」「我比較快!」當有一定程序和裁判決定競賽結果以後,孩子對於他人成就的風度,將會影響他未來處世的態度和做事的高度。雖然年幼的孩子不明白所謂抽象的風度,但可以透過師長和父母的行為示範,引導孩子學習永遠受用的尊重和風度。
如果你是愛運動的爸媽,你一定對這些運動的心理益處不陌生,因為你也經歷過這些辛苦掙扎、自我懷疑、然後接納肯定的過程。這一定也是你希望康寧大學能夠傳達給孩子的教育之一。
如果你是個不常運動的爸媽,或許不會馬上在孩子身上看見這些成長,無法立即驗收,但只要經驗累積,透過安全適當的環境讓孩子重複體驗,你一定會發現,這些在戶外陪伴他們揮汗如雨的運動日子,是絕對值得的。
【延伸閱讀】
- 《時代雜誌》年度10大健康攻略:第二型糖尿病居首!控血糖5招快筆記 ?